2025年5月24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党委书记、二级研究馆员刘海旺应邀莅临历史文化学院讲学。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李峰教授主持,部分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到场聆听讲座。
刘海旺研究员以《考古中原——近年来重大课题新成果与新认知》为题,结合自身多年田野考古发掘经验和独到的研究见解,先后从中原地区重大考古课题、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等诸方面,深入剖析了中原地区主动性考古发掘与研究重大课题的新发现。
期间,刘海旺研究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中原地区考古的重大发现。他认为,灵宝城烟遗址、灵宝北阳平遗址、洛阳苏羊遗址等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足以证明,随着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的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不断发展,当地已逐步进入古代国家或初级文明社会。刘海旺研究员指出,从龙山文化晚期到二里头文化时期禹州瓦店遗址、叶县余庄遗址、二里头遗址等考古发现可以看出,早期夏文化的礼制、祭祀和社会分化等方面为促进早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内部推动了夏王朝的成立。上述考古成就,集中体现了晚期夏文化中夏代都城制度、社会生产力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发展。刘海旺研究员强调,在未来中原地区考古重大课题研究中,要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构建历史叙事体系,依托科技考古与数字化赋能,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协同,扩大公众考古与社会参与程度,推进全球视野下的考古合作,具备前瞻思维,以应对未来挑战。
讲座结束后,考古学教研室主任张志鹏副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刘海旺书记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河南师大考古学科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随后,同学们就讲座内容踊跃提问,刘海旺研究员以严谨的逻辑逐一解答,现场氛围热烈。
本次讲座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理解中原地区考古研究提供了的独特视角,也为师生们解读考古材料提供了新思路,进一步激发了师生研究学习考古学的热情。(撰稿摄影:耿学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