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讲座

  • 2023-09-13
    9月11日,美术学院特邀我校优秀校友、广西艺术学院教授李永强在美术学院三楼多媒体教室作题为“美术类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技巧”的讲座,美术学院百余名师生参与聆听讲座。本次讲座由院长陈巍主持。 会上,李永强就学术规范、文献引用技巧、学术论文写作、论文评审标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针对论文重复率这一问题,李永强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论文的创作应有自己的叙述逻辑语言,创作中要树立正确的学术观,懂得时刻反问自己。紧接着,李永强又具体阐明论文的评审标准,提到一篇优秀的论文应能够提出新的问题、拥有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从而具备创造性的想象力。尤其是在涉及论文发表这一问题时,李永强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先打印文章、再朗读三遍,降低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为论文发表的准备工作提供范例。讲座最后,李永强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互动答疑,现场学术氛围热烈。本次学术讲座,是美术学院校庆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一讲,让与会师生对科研学术论文的写作与投稿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也为以后的实践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专家简介:李永强博士,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报《艺术探索》执行主编,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
  • 2023-06-20
    6月19日,应美术学院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书画院院长刘颜涛教授在美术学院崇美楼三楼报告厅作题为“篆书概览”的讲座,新乡市书协十余位书家、美术学院百余名师生参与聆听讲座。讲座由美术学院院长陈巍教授主持。刘颜涛教授首先从书法的学习方法娓娓道来,就如何选帖、如何临摹、从临摹到创作、后期创作等四个方面展开深入浅出的讲解。特别是在选帖阶段,刘教授强调要专攻一家、触类旁通,以点带面,寻找规律性;后期创作阶段,要注重技道双修,艺文兼备。紧接着,刘教授又针对篆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具体详细的梳理,从商周大篆到秦汉篆书,从唐代篆书至明清篆书,每个朝代都列举出代表性碑帖和书家,使听众更加直观生动地感受到篆书的发展路径和艺术魅力。尤其是在梳理甲骨文书法时,刘教授列举了近百年甲骨文方面的代表性书家,如罗振玉、丁佛言等,为甲骨文书法学习确立了标杆、指明了方向。刘教授特别强调,学习书法一定要有史学概念,寻根溯源,明晰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而对书法界出现的一系列乱象有坚持自我的定力和判断能力。讲座现场氛围热烈,与会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次讲
  • 2023-06-12
    6月9日,应美术学院邀请,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苏金成教授在美术学院崇美楼党员活动中心做题为“信仰与规范:水陆画图像赏析”的讲座。讲座由美术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宋长江老师主持。苏金成教授的讲座主要分四个内容:“历史发展、文献梳理”“图像谱系”“艺术创作、美学内涵”。其中从粉本规范、绘制技法、画工创作三个方面,条分缕析式讲解艺术特征;在讲授“教化功能”时,苏教授指出,“功能”是研究生做美术学图像类论文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除水陆画图像、理论内容之外,苏教授还简略介绍了个人的学术经历,为何选择水陆画作为研究对象,另穿插讲解了如何做田野考察、一手研究材料的重要性、文献查找方法、研究方法选取等技术性层面内容。在互动答疑环节中,苏金成教授回答了师生有关水陆画概念界定、水陆画人物历史形象演变、粉本的规范性等问题,现场学术氛围热烈。本次学术讲座既能让学生深入认知中国的传统水陆画艺术,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学术研究、论文写作的视野与方法,获益匪浅。专家简介:苏金成,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东京大学访问研究员。
  • 2023-06-05
    6月2日,应美术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林若熹教授在崇美楼三楼报告厅作题为“骨与没骨”的讲座,美术学院百余名师生参与聆听了讲座。讲座由美术学院副院长潘颖颖主持。林若熹教授的讲座围绕中国画创作展开,主要讲述了两部分内容:一、解读中国画发展的两条路径——“骨”与“没骨”,中国画中“骨”与“没骨”的定义、内容、表现,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作用与影响;二、结合自身创作经验,对临摹与创作、主客观因素对创作的影响、创作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等作出阐释与解读。讲座结束后,林若熹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互动答疑,现场学术氛围热烈。本次学术讲座,使与会师生对中国画有了深层次的认识,为备战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和未来的艺术创作开启了新视角和新思考。专家简介:林若熹: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成果包括:主持《白描研究》和《中国画水论》两项国家级课题;出版《解读传统》、《中国画线意志》等多部画册;作品《春夏秋冬》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作品《幽香》入选文化部等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及《百年中国画集》;《握手中国》获批了文化部中法交流项目,并在中外进行巡回展出。(美术学院 文/牛金梁 摄
  • 2023-04-14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书法、金石篆刻艺术的发展。4月13日,由美术学院、新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新乡市书法家协会、新乡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于安澜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学术邀请展暨嵩晖印社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展”在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原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振乾、原河南教育书画协会副主席、文化学者祝仲铨、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篆刻委员会副主任、三门峡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高山、河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武新军、原美术学院院长、美术研究与创作中心主任张建伟、文学院院长、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赵黎波等省内相关单位负责人、业界专家及学院师生代表出席了本次开幕式。开幕式由美术学院副院长王霄主持。于安澜先生1902出生于河南滑县,名海晏,字安澜,后以字行。1924年考入中州大学文史系,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于安澜先生曾任中国训诂学会顾问、中国音韵学会顾问、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平原师范学院(今)
  • 2023-04-10
    4月7日下午,新乡市十一届政协常委,新乡市智兴商贸有限公司、新乡市思明眼科医院董事长刘传辉应邀来美术学院讲学,在美术学院多媒体报告厅举行,会议由美术学院院长陈巍主持。主讲人刘传辉以《个人成长与生涯规划——我的经验与教训》为主题,通过讲述个人经历、生活爱好及心得感悟等方面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讲。会上,刘传辉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和真切朴实的语言,分享了个人创业历程、创业经验和创业感悟,深刻剖析了成功创业的关键因素,他总是不断进行自我迭代,完成职业转型,实现斜杠人生。其次,他还谈到了关于成功、失败、财富、哲学、自由、爱好等多个方面。他告诫同学们,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二是在创业过程中,要有勇于冒险不怕失败的精神;三是要抵制不良习惯,做好自我管理;四是要树立正确三观,守住做人底线。在问答环节中,同学们结合自身,向刘传辉提出心中疑惑,他一一进行了精彩解答。最后,刘传辉与师生代表合影留念。本次交流分享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仅拓宽了师生的视野,还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对于学生有效开展学习、谋求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美术学院 石珂)
  • 2023-03-29
    3月29日,由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主办、美术学院承办、新乡市美术家协会等十余所单位协办的“百年树人”河南省教育系统版画邀请展在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治军出席开幕式,教务处、河南省美协、新乡市美协及省内院校负责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学院院长陈巍主持。本次展览以“百年树人”为主题,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展示出省内教育系统近年来创作的近150件优秀作品,作品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多元,从不同角度展示出创作者的精湛技艺和丰富创造力,积极彰显我省教育系统版画艺术创作的新面貌和新成就。开幕式后,在美术学院报告厅举办版画展艺术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版画艺术的发展、教育和未来展望等展开讨论,学术研讨推陈出新,对后续版画艺术发展建设提供了诸多思考。本次展览的举办,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美术学科建设搭建了学术交流的桥梁,进一步提升师大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凝聚了师大智慧、展现了师大特色、贡献了师大力量。(美术学院 张鹏飞 葛坤)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