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华南师范大学任充华研究员做客“生命之光”前沿论坛,作题为“蟑螂为“小强”的肢体再生奥秘”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余国营院长主持,学院相关师生参加。
任充华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动物再生能力在不同物种间的差异;随后以蟑螂肢体再生为重点,分别从蟑螂肢体在芽基形成和形态建成两个方面剖析其分子机制;进而推广到蟑螂附肢均能实现再生,且可以恢复生物学功能;最后讲述了蟑螂入药的潜在价值。
报告会后,与会师生就蟑螂再生机制是否具有物种间保守性等问题和任充华研究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专家简介
任充华,华南师范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昆虫发育生殖与肢体器官再生的遗传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和“广东省杰青”等人才项目,获得“林浩然动物科学技术奖-杰出青年奖”、“岭南动植物科学技术奖-杰出青年奖”和“广东省百名博士博士后创新人物”称号。华南师范大学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昆虫发育生物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发育与遗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动物学会比较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作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2018)、 Cell Reports (2024)、Science Advances (2024)、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24)、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7)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申请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2023)和青年项目(2017)等。
(生命科学学院 叶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