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提前谋划、扎实推进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10月31日下午,商学院在二楼会议室召开2026年度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推进会。社会科学处处长赵黎波、副处长张继汝,商学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学院2026年度国家项目申报教师代表和科研导师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商学院院长刘英基主持。
会议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专题调研,由社会科学处听取学院申报工作汇报。商学院副院长刘新争围绕近五年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经管学科立项情况、2026年度国家级项目学院申报摸排情况和四级论证方案、2025年以来高层次学术交流情况,以及2026年申报工作存在的挑战与对策五个部分,汇报了学院申报工作的推进情况。他还回顾了“十四五”以来学院在科研组织机制优化、导师制落实、学术交流平台搭建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并重点介绍了2026年度学院在学科交叉、团队建设、申报策略等方面的规划。赵黎波对商学院在国家级项目申报和科研组织培育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她指出,学院应进一步强化先期的选题论证工作、压实科研导师责任、积极打造和培养科研骨干。张继汝建议,论证过程中应注重跨院系经验交流,拓展多学科、多方向的申报渠道,精准把握项目申报政策的新变化,加强精细化指导,积极发掘新的申报类别、学科和群体的增长点。
第二个环节为“2025—2026年度商学院科研导师聘任仪式”,赵黎波为科研导师代表颁发聘书,勉励他们发挥引领作用,助力学院科研水平提升。刘英基对社会科学处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新一届科研导师提出期望。他指出,科研导师是学院科研梯队建设的关键力量,希望大家继续聚焦“学术引领、团队赋能、成果转化”三大任务,做实“一对一”精准指导,促进资深教师与青年博士协同成长,推动学院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再上新台阶。本次推进会为商学院2026年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明确了目标、细化了方案、激发了动力、凝聚了共识。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完善“导师—学员”结对机制,开展多轮文本打磨、模拟答辩等专项活动,强化激励保障,全面提升国家级项目申报质量与成效。
(商学院 谢敬轩 李鹏飞 郑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