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四)
“刘改月爱心支教”志愿服务队最后一课 7月12日,王庄小学全体学生走进同一间教室,与支教团队的13名队员共同完成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节课”。 临别的课堂里静谧无声。在充满期待和不舍的一双双童真的眼睛中,全体支教团成员缓缓走上讲台。孩子们用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了内心的感情。首先,支教团队队长李雪婷带领团队与在场同学共同回忆了支教始末的点点滴滴,面对队长的总结,孩子们用心聆听。当李雪婷说话哽咽之时,孩子们用泪水和掌声回应了带给他们快乐时光的大哥哥大姐姐。支教同学依次发表了临别感言,他们将琐碎的生活学习片段娓娓道来,在不舍和感动中为孩子们送上真挚的祝福。孩子们为老师们偷偷精心准备的节目,让在场的每一位支教同学都流下了欣慰、幸福、自豪的泪水。最后,学生们拉着支教老师的手,走到黑板前作画饯别,并写下“老师,你们不要走”的心语。 通过最后一堂课,全体队员回顾了这段时光中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收获,而当地孩子们也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刻和老师依依惜别。虽然是离别,但是共同结下的师生情谊却地久天长,这份共同的经历也将在师生心间珍藏,激励彼此竞逐梦想,奔向远方。 (文学院 李若萱 责任编辑 蒿 哲)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现状寻访记 ——食品安全现状调研服务队调研大学周边食品安全现状 7月10日,化学化工学院食品安全调研服务队前往新乡市大学城开展调研活动,志愿者此行重在了解大学周边食品安全现状及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志愿者在此次的调研过程中,深入调查了河南科技学院与新乡医学院周边餐饮行业的经营现状。经过调研发现,大学城周边多数餐饮行业都存在无证经营的情况,并且多为流动摊贩。经摊贩介绍,由于多数学生放假回家他们的生意受到严重影响,会出现食品隔夜现象。队员们了解到,他们的销售对象多为附近学校的学生,虽然没有经营执照,但是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太过在意。即使这里的食品卫生问题相当严峻,但是来往购买食品的学生还是络绎不绝。 在此次调研中,队员们还发现不少商家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不够强烈,他们认为想要获得好的收益,特色才是关键。而一些大学生虽然认识到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但他们大多认为这些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监管,维权意识还相对较弱。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员认为想要改善大学周边食品安全环境需要执法部门的大力监管,对于一些无证经营的商贩应加大惩罚力度。而大学生也应该逐步提高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姑息纵容违法行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齐心协力,创建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化学化工学院 李 洋 责任编辑 李晓雨) 重走抗战路,感受民族魂 文学院“重走抗战之路”调研服务队的同学们在革命老区信阳实践服务的过程中,紧紧围绕“重走抗战路,感受民族魂”这一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 文学院向来重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对祖国的革命历史充满热情,在此次“重走抗战之路”的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带着师大人的满腔赤诚,踏上了革命前辈们走过的征程。实践队员们寻访旧址,倾听故事,缅怀历史,感受革命精神,用脚步丈量那一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用真心书写那一段坎坷传奇的实践心得;重温前辈们用生命谱写的传奇,传承不畏艰险,直面困难的革命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民族之魂。 目前,服务队已经完成了对信阳抗战之路的考察,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回顾80年前红二十五军从这里孤军远征、艰苦转战、率先抵达陕北的光辉历史;随后参观许世友将军故里和苏区将帅馆,瞻仰鄂豫皖烈士陵园,在英烈墙前重温入党誓词。 实践队员们认真学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壮大的过程。从“二七惨案”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从组建三十一师到红四方面军的发展,从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中原突围到革命军队的发展壮大,队员们踏着先辈们的足迹一路走来,一次次接受着思想的洗礼,感受着先烈们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和顽强的英雄气概。 实践队员王淑宁说:“老一辈革命先烈为祖国的和平与独立抛头颅洒热血,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牺牲。这种牺牲精神正是我们今天需要的宝贵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此次学习和调研对于实践队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走抗战之路”是我校以特别的方式纪念抗战胜利,献礼70周年,所有实践活动都突出了“红色”文化的精髓,这是我们学习祖国历史的过程,也是一次重要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此次参观学习对实践队员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具重要意义。 (文学院 马上斌 责任编辑 林 源) 访民间艺人,感年画情怀 ——美术学院年画艺术保护调研队拜访滑县年画艺人
冯骥才先生说:“安阳滑县是半个世纪以来新发现的中国木板年画之乡,是历史上最重要的被遗忘的北方年画中心……中州大地上一个被遗忘的历史辉煌。”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注重传承。 7月12日,队员们有幸拜访了滑县木板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耿建社老师。耿老师自幼学习木板年画,他不仅掌握刻板、印制、彩绘等全部工序,还不断创新,把纂刻刀法引入木板刻制,并借鉴传统国画技巧,大胆设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年画风格。 在耿老师的年画作坊中大批年画被装钉在墙上,女艺人们正用国画颜料绘制着,令队员们大开眼界。成堆的雕刻好的木板放在桌上,艺人们的辛苦明显可见。随后,耿老师的徒弟向队员们展示了极为重要的雕刻过程,队员们被雕刻用的工具深深吸引住了,圆刀平刀应有尽有。其中,手工木质钻头最为经典,电钻的原理便由此而来。耿老师的徒弟拿起一块未完成的梨木板,用一把刻刀熟练地刻了起来,粗中求细,快中求稳,渐渐地神像的大致轮廓呈现在队员们眼前。 古老的年画艺术便在这一代又一代的师徒中传承了下来。滑县木板年画永顺老店,技艺世代相传,至耿老师已是二十七代。艺人们恪守古法坚持手绘年画,遵循传统保护和传承创新并重。木板年画的艺术充满着魅力,而民间艺人们吃苦耐劳、始终如一的精神更让人敬佩。此次下乡调研令队员们倍受鼓舞、收获颇丰,对于保护与传承传统艺术的信念更加坚定,坚决不让这一珍贵的艺术瑰宝流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美术学院 石 珂 马 苑 责任编辑 娄博华)
我参与,我快乐 ——历史文化学院“支教支农”志愿服务队举办欢乐运动会 7月12日上午,历史文化学院“支教支农”志愿服务队在瓦庄举办了一场欢乐运动会,为当地的村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村民与队员同参与,共喜悦! 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拉开了运动会的序幕。孩子们一个个在拔河中使出全身力气,师生摇旗呐喊,叔叔阿姨拍手叫好,现场气氛十分活跃。之后,运动会各项比赛项目——踢毽子、掰手腕、穿针引线、两人三足、背靠背运球等活动同时进行。孩子们积极参与各个项目,当然,阿姨们也不甘示弱,踊跃报名参加比赛。她们都有一颗年轻向上的心。比赛中,宋爱琴阿姨说:“好多年都没踢过毽子了,是你们让我有机会重温我的童年记忆。”其实,不难看出无论是村民还是“支教支农”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今天都收获了满满的快乐和甜甜的幸福,而今天的一切也将成为最美好的回忆。在运动会结束时,支教组的老师为今天在比赛中取得胜利的孩子们颁发了奖状,并合影留念。 也许下乡的队员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的文化习俗;也许他们内敛而羞涩,不太会向村民表达自己的感谢。但通过这次运动会,队员们和村民的相处已变得更加融洽,更加和谐。这份快乐,彼此铭记;这份记忆,永生珍藏。 (历史文化学院 杨敬营 责任编辑 孙梦嘉) 以爱为名,为梦启航 ——景区酒店业发展调研服务队走访慰问景区留守儿童 7月10日,跑马岭景区酒店业发展调研服务队队员们在景区调研走访时,偶然从这里的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附近山区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于是大家决定走到大山深处去探望他们。 清风细雨,大山传情。7月11日早晨,跑马岭迎来一场滋润的雨露,沁人心脾。在国际教育学院团委临时负责人黄博琛的带领下,队员们带着用团费购买的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走在泥泞的小路上,通向大山深处。 一路相伴,深入走访。走进北狮豹头村和猿猴沟村,队员们在与一位村民的交谈中得知,这里因交通条件差,对外联系难,不得不建起临时简易房,开设农家乐,希望能获得更多生活来源。 随着走访的深入,队员们走进一户普通人家,家中父亲在山中务农,兄弟俩坚守不给陌生人开门的原则,直到接到父亲的电话。这些留守儿童长期独自在家,养成了孤僻和不愿与外人沟通交流的性格。继续前行,队员们见到双耳失聪的男孩,当同学笑着拍孩子的头,问他几岁时,孩子双眼流露出的无知和茫然让人心疼。黄老师把书包等慰问品交到孩子手中时,他甜甜的笑了。 离开时,村长送别我们,孩子远远观望,多年不见外人的他们不敢轻易靠近陌生的来访者。当知道我们还会再来时,他们的眼中充满着期待。深入生活,感悟人生,扶助弱小,我们将会继续在路上。 (国际教育学院 赵雨菲 责任编辑 裴幸子) 深入社区群众,奏响健身旋律 7月11日,体育学院“全民健身,强国强志”宣讲服务队在绿营小区开展体质测试与健康知识宣讲活动,许多社区居民都参加了此次活动。 经过活动前期的不断总结,此次在绿营小区测试过程中我院志愿服务队配合默契,血压、握力、肺活量、体重各个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并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当对一位年近80岁的老人进行血压测试时,发现老人收缩压高达170,并得知老人在此之前并没有进行过任何身体检查,对自己的病情也一无所知,志愿者建议其及时进行治疗并细心讲解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志愿者们就“老年人血压高适宜吃什么食物、应该注意哪些健身误区、秋冬季如何进行锻炼”等问题耐心回答居民疑问并作出详细讲解。活动结束时,一位志愿者这样说道:“既能完成社会实践任务又能服务居民,这样的社会实践才最有意义。” 此次活动共发放健康宣讲资料100余份,80余人进行体质测试。不仅提高了居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也用点滴行动传递健身精神。 (体育学院 冯 婷 责任编辑 邢 柯) 基层实践 青春奉献 ——“公益新乡”志愿服务队走进纺纱厂 进厂实践生活,体会百态人生。7月11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公益新乡”志愿服务队来到新乡市凤泉区凤泉化纤纺织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天的参观学习实践活动。 新乡市凤泉化纤纺织有限公司专业从事人棉纱,全棉纱,竹纤维纱的生产和销售,是闻名河南省的“纺织基地”。活动伊始,车间负责人郝思容热情接待了调研小组成员并简单介绍了纺纱厂的基本情况。随后,郝思容带领调研小组参观了制络、装包、推沙等工作车间。在装包车间,通过与车间负责人协商,小组成员张孝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一体化成纱机进行实际操作,简单的按键输入后,纱锭便形成纱丝,队员们深切体会到科技的进步为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便捷。除此之外,队员们还积极参与络筒、打包、装袋等流水线工序,体会车间人员的日常工作。最后,小组成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就车间环境、工作时长、伙食条件、薪酬待遇等问题随机走访调研车间技工。根据问卷结果,调研小组向车间总监提出合理化建议。 此次活动使志愿者们能够深入到生产一线,实地体验纺织厂车间的工作流程,不仅使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基层劳动者的艰辛,感悟到生活的不易,同时,小组队员也深刻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有利于其树立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夯实过硬实践能力的决心。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陈星辰 徐丰泽 责任编辑 刘 畅) 模拟法庭进乡村 ,普法宣传驻人心 ——法学院“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请旁听人员保持安静,下面宣布法庭纪律......”随着书记员的宣读,模拟法庭正式开庭,现场一片肃静。原来这是法学院“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举办的“模拟法庭进乡村”活动开始了。 7月13日下午,在法学院团委书记马淑明的带领下,"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队再次来到韩庄村小学,志愿者们带着多次演练的成果正式将“模拟法庭”呈现在大家面前,给韩庄村小学的同学们以及周边村民带来一场丰富的视听盛宴。 本次模拟法庭选取“未成年人抢劫”这一刑事案件,主要讲述了王某因没钱上网而故意伤害他人,抢劫他人钱财,并最终受到法律制裁的故事。内容接近未成年人生活,形式上全真布景,严格按照真实法庭审理过程进行,场面逼真。开庭前,队员们向未成年人介绍了本次庭审的大概流程和注意事项。随着审判长的入庭,审判正式开始,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宣判等各个环节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场下的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整个现场显得庄严肃穆。 据悉,本次模拟法庭专程设立了庭审讲解环节,旨在促进庭审观众对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等职务的职能以及法庭审判程序、过程的了解。 模拟法庭活动的开展,以新颖的方式宣传了法律知识,不仅增强未成年的法治观念,也提高了青年大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普法宣传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法学院 孟静航 责任编辑 张亚朋) 豫剧春景梨园荟萃,文化传承砥砺少年 ——“译路前行”志愿服务队来到河南电视台 7月12日,外国语学院“译路前行”志愿服务队开封分队前往实践地最后一站——河南电视台。 在本次实践中,队员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人们对豫剧发展现状不乐观的问题并针对此种情况采访了梨园春栏目组导演齐柯。齐柯在交谈中表示,“梨园春作为一项电视节目数十年红火依旧,其关键在于扎根河南,全面宣传。将受众主体定位广大人民,动员全民参与”。 在之后的实践总结中,队员们认为针对观众流失这一现象,需积极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上传优秀节目到网络,吸引各个群体关注。豫剧传承者,一方面要结合市场情况,时代情况,创新豫剧表现形式,出豫剧精品;另一方面,豫剧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让青年一代去了解豫剧的魅力。 此次河南电视台之行,队员们发现豫剧传承发展离不开三方面的支持:政府的重视,媒体的宣传,青年的主动学习。当代大学生,应尽己所能,主动接触了解豫剧文化,让更多的人发现豫剧魅力。传承豫文化,少年正当时! (外国语学院 乔 栋 责任编辑 宋明昊) 在颊县广阔天地乡青龙庙村广袤的田野乡村上,由生命科学学院11名队员组成的“科技支农”志愿服务队正活跃在田间地头,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查看经济作物的生长情况,指导当地村民科学种植。 7月11日中午,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段建章一行人来到颊县,慰问“科技支农”的队员们,并鼓励队员们充分发扬和继承当年知青下乡的奉献精神,为农民们解决最直接的问题。领导老师们来到乡间地头查看队员们的劳动成果,并对队员们进行技术指导。随后,在领导老师们的带领下队员们前往颊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由毛主席题词的馆名让队员们为之震撼。在解说员的带领下,队员们了解了广袤大地上知识青年下乡真实生活,唤醒了那已经过去却深深留在人民心中的不朽记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少年来人们都在这句话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而青年人更是应该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经过了几日的理论学习,志愿者们也开始走到田间进行实际操作。“防治芦笋病虫害,用农药是肯定的,用什么、如何用、效果如何,都要明了于心。并要保证农药安全使用,这对个人、家庭甚至社会都有重大意义。”7月12日上午,在田间地头“科技支农”服务队的队员们正在分析和讨论如何应对芦笋病虫害。芦笋又叫石刁柏,是一种有很好抗癌作用的多年生植物,具有生长快、耐干旱的生长特点。队员们在了解了作物的特性和工作流程后,与当地的工作人员一起为芦笋选苗、打顶、锄草,并为工作人员提出了害虫防治的可行性建议。队员们分工合作,细致认真,得到当地工作人员的认同和赞扬。 科技下乡,支农惠农。队员们笃实行久,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用实践夯实基础。 (生命科学学院 刘晨晨 责任编辑 彭 莉) 进村庄义务维修,用理论服务实际 ——义务维修志愿服务队社会实践纪实 为了更好地服务周边村民,义务维修志愿服务队于7月14日至15日来到牧野镇新牧村为村民们进行义务维修。 讲解电路知识,减少安全隐患 在维修家电过程中,队员们发现一些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出于节俭的生活习惯,仍旧使用一些线路老化的电器。更有甚将损坏的部件私自更换,其型号规格和原装部件不相同,还有的将保护用电安全的地线拆除。这样的行为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问题。注意到这点,队员们尽量用易懂的方式向村民们讲解电路的相关知识。“一切以安全为主,家里的电器如果坏了,没弄明白咋回事,就算是扔了也不能再迁就着用。”队员们说。 “没想到平时不在意的事情有那么大的安全隐患,以后电器坏了一定要让懂行的人看看再说。”村民们说道。 严谨务实工作,虚心求教他人 风扇、台灯、电磁炉、电饭煲、电暖器、豆浆机……村民们送来的电器多种多样,问题也多种多样。队员们解决常见故障之后,还碰到的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队员们充分发挥务实严谨、积极求知的精神,搜百度、问师长,不断地检查和尝试,争取修好村民送来的每一件电器。 “有啥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查查百度、问问老师,修好了电器村民高兴,学到了东西自己也高兴。”实践队员始终坚持着“知之为知之,不知须求知”的态度,在服务村民的同时提升着自己的能力。 求知奉献自我,爱心服务民众 14日的气温高达37℃,15日又阴雨不停。义务维修的队员们一路无阻,骑着自行车进村下乡,开展活动。 从尚庄村到十里铺村,再到新牧村,队员们维修家电的速度和数量都在增长。从原来需要拆了整个电器逐项排查,到现在一问一看就知道大概的问题所在,队员们的能力都有十分明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队员们在实践中培养了严谨求知的态度,诚如刘博老师所说:“你们得到的,远远不止修好了一个家电这一点点。” 义务维修已经进展过半,队员们秉持着“严谨务实,求知奉献”的态度,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服务周边村民,提升自身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身社会价值,树立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袁孟悦 责任编辑 邢 柯) 心关爱,新成长 ——“教育关爱”志愿服务队走进社区模拟安全演练 7月12日,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教育关爱”志愿服务队在新乡市学府花苑进行了安全模拟演练,很多小朋友在现场观看,气氛热烈。 为了让小朋友切身了解身边的安全小事,引起孩子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志愿者结合小朋友喜欢新奇的心理特点,特别设定了“我认识红绿灯”和“我看你过马路”游戏环节,并对积极参加游戏的小朋友送上亲手制作的小礼物。在活动中,一个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在志愿者红绿灯的指示下正确的通过人行道,得到了志愿者的称赞和小礼物。随后,志愿者故意“闯红灯”,一个小男孩立马指出其错误,并做出了正确示范。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得到了在场家长的称赞和掌声。活动接近尾声,志愿者整理材料时,一个小女孩说:“姐姐们明天还要过来哦。”这让志愿者们感觉努力没有白费,只要能得到大家的肯定,任何辛苦都是值得的。 通过现场模拟演练,采用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不仅将安全问题具体的呈现在小朋友面前,让其拥有真实体会,还充分发挥了青年学子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师大学子的爱幼精神。 作为师大人,用心关爱儿童,共促新成长。本次活动的举办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为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 裴玉颖 责任编辑 邢 柯) 依托实践单位,服务基层发展 7月13日,新乡市国土资源局的工作人员深入吕村,对当地的地籍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会“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政策宣讲服务队积极配合国土资源局人员,使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为了配合好国土资源局的人员开展各项工作,服务队分成了三组。首先,第一组负责人员的登记工作,具体任务就是对来核实地籍的人员进行编号,并负责他们个人信息的填写。第二队人员负责叫号,完成好交接工作。在国土资源局调查人员核实好地籍的情况后,由第三组志愿者协助村民填写地籍调查表。由于当地部分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志愿者有时会协助村民,为他们代签。当村民对地籍调查表的填写有疑问时,志愿者会耐心地为他们解答问题,教他们应该在什么地方签字,印手印。工作结束后,国土资源调查局的人员对志愿者表示感谢,并对其工作表示高度认同。而志愿者在帮助村民的同时,也受益匪浅。 “依托实践单位,服务基层发展”,通过此次活动,学研会志愿者服务队的人员不仅服务了基层,展现了新一代大学生服务社会的青春本色,而且了解了各项土地政策,对新农村的发展有了更加清醒的认知。 (学研会 赵晨阳 责任编辑 李碧丹)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召开暑期实践总结会 7月15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在计科楼103会议室召开暑期实践前期工作总结会议,会议由科技进社区志愿服务队队长代景帅主持,全体志愿者参与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队长代景帅首先总结了前期志愿者们所做的工作,包括宣传员们的新闻稿、新媒体宣传、在社区维修的电脑总数、维修率以及居民的反馈情况,让大家对前期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代景帅在对大家前期工作进行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一定缺点,比如办事效率较低、部分人对待工作懒散,对于这些不足,志愿者们都认真了进行反思,并表示会及时改正错误。 在对过去工作进行回顾的同时,代景帅对后期的工作也进行了详细分工,其中包括了接下来的进社区工作分工、对材料的搜集整理等详细问题。除此之外,他还鼓励大家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要继续对工作保持高度的热情,为此次暑期实践画下圆满的句号。队员们也纷纷表示一定会对接下来的工作高度负责。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使志愿者们回顾了前期的工作,对团队的前期工作做出了总结,同时对团队之后的工作做了细致的分工,使志愿者们对接下来一星期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推动了下一步工作明确高效地进行。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刘家鑫 责任编辑 李蓝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