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国际教育学院

发布者:招生办    发布时间:2025-06-06    浏览次数:120

学院简介


基本情况

  学院成立于2008年9月,是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单位,主要承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申报、实施、评估和延期、项目学生的培养与管理、国际学生的招生与管理、河南省教育厅“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实训基地”的运行与管理、欧盟“伊拉斯谟计划”的运行与管理、筹办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人文交流等工作。

重点项目

  学院现有教育部批准的四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和一个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我校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联合申报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批准书编号:MOE41FR1A20232341N〕,项目按照国家统招计划内和外国硕士学位自主招生双模式运行。该项目是河南省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第一个拥有合作办学外国硕士学位自主招生资格的项目。这是我校首次引进欧洲发达国家的学位教育资源,实现了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培养特色

  通过引进-融合-创新国外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教材选用、课程体系、教育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国际化水平,使学生不出国门便可享受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等教育,帮助学生实现不出国的留学。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法语本科教育项目2024年入选河南省首批优质中外合作办学培育建设项目。

国际交流推介项目

学院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合作的旅游管理专业硕士交换生、对外法语专业教育实习实践和“走进中原 感悟中国”中法青年文化交流营等3个“面向法国项目”,1个“面向欧洲项目”与德国汉堡大学开展中国语言文化暑期课程等四个项目入选教育部中法、中欧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推介项目。

本科招生专业

(一)法语专业

(中法项目,四年制本科)

专业优势与特色

   ◆培养目标

本专业融合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专业学科优势,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基础和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不仅精通法语,还精通于细分的专业技能。通过四年的专业培养,学生们不再是单一的语言类毕业生,而将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法语人才。

专业优势

  本专业始建于2012年

  ◆2018年获批法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培养特色

  本学科融合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法语专业学科优势,采取本科“4+0”、本科——研究生“3+3”联合培养模式,由双方院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实施教学管理,由佩皮尼昂大学承担部分教学计划中的法语语言课和专业核心课教学任务。本专业分为教师教育、法国文学与国际经济管理三个方向,学生入学后实行专业分流培养。学习期满,符合毕业条件者获得本科学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部分优秀学生可选择第四学年到法国攻读硕士学位,三年学习期满,符合毕业条件者将获得法国教育部颁发的硕士文凭(中国教育部认证)。

核心课程

交替传译、文体修辞学、欧洲社会学、法国现代史、对外法语教学法与法国文学史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教育、外事、翻译、国际经贸与国际文化交流等工作。部分毕业生到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市北区税务局、宇通集团、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工作。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77.14%,升学率为48.04%,28名同学进行出国深造。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中美项目,四年制本科)

专业优势与特色

培养特色

该专业是2018年1月获批的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融合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奥什科什分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优势,采取本科“4+0”培养模式,由双方院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实施教学管理,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承担部分教学计划中的专业核心课教学任务。

建设平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拥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面积4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数量2300台(套)

  建有传感技术及应用、PLC 编程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等18个实验室

  拥有河南省电磁波工程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增材智能制造工程实验室、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

  与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新航集团公司、中兵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环宇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等13个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培养目标

学生入学后,在国内学习4年,学习期满,符合毕业条件者获得本科学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有意愿出国的学生英语水平达到相应等级、经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奥什科什分校选拔通过后,可申请到美方继续深造。通过该专业的系统培养,学生毕业后不仅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和专业知识,更能够成为通晓国际准则、适应社会需求的宽口径、创新性、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

   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线性电路(含实验)、数字电子学(含实验)、程序设计基础(含实验)、电机及驱动装置(含实验)、电磁场及其应用、制图基础、微控制器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含实验)、电力系统与配电、监控与数据采集(含实验)、机电一体化(含实验)、先进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含实验)、半导体器件(含实验)、信号与系统、数据通信与协议、工程管理、通信系统、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含实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含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含实验)、电气 CAD 技术(含实验)、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工厂电气设备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部分毕业生到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国网河南信阳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新疆哈密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安徽金寨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宇通集团等单位工作。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7.39%,升学率为27.87%,8名同学进行出国深造。

(三)体育教育专业

(中白项目,四年制本科)

专业优势与特色

培养特色

该专业是2018年8月获批的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融合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科优势,采取本科“4+0”培养模式,由双方院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实施教学管理,由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承担部分教学计划中的专业核心课教学任务。

建设平台

  ◆体育学院现拥有“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平台1个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平台1个

  ◆成立河南省唯一一所河南省武术数字化博物馆

  ◆设立中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

  ◆拥有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河南省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示范基地、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基地、校园足球功能训练与康复中心、国际足球教育学院、河南省足球裁判员培训基地、河南省篮球裁判员(教练员)培训基地等,能够有力保障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培养目标

学生入学后,在国内学习4年,学习期满,符合毕业条件者获得本科学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通过该专业的系统培养,学生毕业后不仅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和专业知识,更能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开拓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尤其是能够胜任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的师资力量。

核心课程

  体育概论、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教育学、学校体育学、教学论、田径、体操、健康教育学、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运动计量学、体育科研方法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特别是足球教学、足球裁判、足球训练与竞赛等领域的工作。有意愿出国的学生俄语水平达到相应等级、经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选拔通过后,可申请到白方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或硕博连读。部分毕业生到漯河市郾城区初级实验中学、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鹤壁市明志中学、郑州市西一中学、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固始县高级中学等单位工作。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4.30%,升学率为35.59%,26名同学进行出国深造。

(四)环境工程专业

(中美项目,四年制本科)

专业优势与特色

培养特色

该专业是2020年3月获批的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融合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绿湾分校专业学科优势,采取本科“4+0”培养模式,由双方院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实施教学管理,由美方教师承担部分教学计划中的专业核心课教学任务。

专业优势

  ◆学校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是河南省目前唯一拥有环境类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专业

  ◆建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一级重点学科

建设平台

  ◆“环境科学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水处理关键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

  ◆环境功能材料与污染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河南省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培养目标

学生入学后,在国内学习4年,学习期满,符合毕业条件者获得本科学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有意愿出国的学生英语水平达到相应等级、经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绿湾分校选拔通过后,可申请到美方继续深造。通过该专业的系统培养,学生毕业后不仅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和专业知识,更能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环境工程高级人才。

核心课程

水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原理、制图基础、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工程(含设计)、环境毒理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含设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含设计)、CAD与专业制图、环境统计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影响评价、综合与设计实验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科研开发等领域的工作。部分毕业生到生态环境局、华电新乡发电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信长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工作。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2.56%,升学率为37.21%,1名同学进行出国深造。

优秀学子代表

杨欣钰

女,中共党员,2023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曾任国际教育学院第九届学生会主席,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省“三好学生”、河南省优秀运动员、河南省第“二十一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冠军,新乡市“优秀大学生”、新乡市“文明学生”、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2023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俄乌白艺术体育类”项目公派至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硕博连读。

耿直

男,中共党员,2023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曾任国际教育学院第九届学生会团委副书记。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省“三好学生”、省“文明学生”、省“优秀毕业生”、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团干”、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2023年保研至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郭家梁

女,中共党员,2023届法语专业学生,曾任班级班长、院广播站干事。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曾获省“三好学生”、省“优秀毕业生”等省级荣誉称号,毕业论文获评校级“优秀论文”。2023年保研至国际关系学院法语语言文学专业。

张钦硕

  男,中共党员,2024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曾任国际教育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部副部长。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省“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员”、校“三好学生标兵”、校“文明宿舍”等荣誉称号,获得2021年河南省击剑俱乐部锦标赛团体冠军、2023年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高水平A组)个人第九名、2022年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主持人)、中国击剑协会A级裁判等荣誉。2024年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吴佳琪

女,中共党员,2024届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曾任班级学习委员。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省“三好学生”、新乡市“优秀大学生”、校“优秀团员”、校“三好学生标兵”、校“模范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参与一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以第三作者参与发表中文核心文章一篇。2024年保研至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优秀校友代表

付晗茜

国际教育学院2019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国家奖学金、省“三好学生”、省“优秀学生干部”、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2022年9月进入洛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从事辅导员工作,现任龙门书院二号院学生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曾获河南省2022年“越团结豫有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洛阳师范学院2022年度优秀统战工作者,2023年“挑战杯”先进工作者,2022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教工志愿者,2023年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方颀卓

国际教育学院2021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担任院团委副书记,现任牧原肉食财务总监。牧原肉食是中国最大的屠宰肉食企业,方颀卓带领团队在企业财务管理、经营管理、流程建设、数字化转型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多次获得优秀领头人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