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型现代产业学院
为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豫政办〔2022〕83号)文件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2023年12月19日,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河南省财政厅下发《关于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试点的批复》(教高〔2023〕417号),正式批复三所河南省新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试点,现代工学院是其中之一。
新型现代产业学院是落实我省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部署要求、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载体,是服务河南省“7+28+N”重点产业链群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是深化产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举措。新型现代产业学院以产学研协同发展新路径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新高度,培养优秀理工类人才和卓越工程师。
现代工学院
(河南省新型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试点)
学院以“医工交叉、面向生命健康”为学科专业发展定位,重点围绕河南省现代医药、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需求,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企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医工交叉融合发展的新型现代产业学院。
学院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驼人集团﹣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翔宇医疗﹣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平台和化学、生物学、光学工程、生物与医药等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布局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信息技术和康复医疗等专业集群。2025年现代工学院6个专业招生,分别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制药工程专业和人工智能专业。
本科招生专业
招生专业 | 培养学院 | 专业代码 | 授予学位 | 招生人数 |
生物医学工程 |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 082601 | 工学 | 150 |
医学信息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080711T | 工学 | 150 |
智能材料与结构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0417T | 工学 | 150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物理学院 | 080705 | 工学 | 150 |
制药工程 | 化学化工学院 | 081302 | 工学 | 150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080717T | 工学 | 150 |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专业代码082601,工学门类、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是理、工、医、生物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生物医学工程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的角度,在多层次上研究人体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其生命现象,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的一门综合性、高技术的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生物医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基础知识,具有医学仪器、医学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具有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在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方向继续深造;也可以在生物医学工程、康复医疗器械、医学影像技术、电子信息等领域从事医疗器械的设计、研发、使用、管理等工作。
医学信息工程(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专业代码080711T,工学门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医学信息工程是一门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新兴综合性学科;是电子、计算机、通信、智能仪器、传感检测、医学仪器以及生物学、现代医学等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与融合。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计算机、通信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原理以及医学健康的基础知识,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医学信息工程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系统开发与技术应用,适应智慧医疗和大健康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在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专业方向继续深造;也可到医疗卫生部门、医疗康复器械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应用、设计、开发和评测等工作。
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专业代码080417T,工学门类、材料类专业。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是集传感、控制、驱动等功能于一体的机敏或智能结构系统。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是智能制造强国战略、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关键基础性专业。
智能材料与结构专业培养具备材料、力学、控制等方面扎实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智能材料的设计原理、工艺开发、性能测试及其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应用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智能材料与结构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具备开展智能材料与结构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及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毕业生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相关交叉学科方向继续深造;也可在航空航天、通信、电力、汽车、医疗等领域从事智能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方向的科技研发、质量控制、生产管理等工作。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专业代码080705,工学门类、电子信息类专业。本专业以理工融合为特色,依托学科为物理学和光学工程,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在光电信息处理、光电子学、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和开发奠定基础。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光纤通信、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及相关的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或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光学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方向继续深造;也可在光电传感器、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等光电器件制造企业及科研院所从事产品设计研究开发工作。
制药工程(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专业代码081302,工学门类、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本专业立足中原地区医药产业协同国家发展战略,遵循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有机结合的原则,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管理理念。
制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制药(尤其是化学制药)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与产品开发、工艺与工程设计、生产运行与管理、产品经营与服务等方面工作或进入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创新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在制药工程、生物与医药、药学、化学等专业方向继续深造;也可在制药企业、科研单位、药事监督管理部门等从事制药技术研究、生产管理、制药工程设计、药品检验、新药报批、药事管理和医药营销等工作。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专业代码080717T,工学门类、电子信息类专业。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前沿领域。该专业有助于推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数字中国、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力量。
人工智能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注重数学、计算机科学与电子信息等学科融合,系统学习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课程,掌握智能算法设计、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系统开发等关键技术,培养具备坚实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专业方向继续深造;也可在科技企业、医疗机构、金融公司、制造业、交通系统、智慧城市管理等领域从事人工智能系统开发、算法设计、智能产品研发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