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陈云昊参加黄孝纾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屈会超发布时间:2020-11-18浏览次数:463

由青岛市美术馆、青岛大愚美术馆联合主办,青岛当代艺术文献中心学术主持的《大匠如斯——黄孝纾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暨学术研讨会》于11614时在青岛市美术馆启幕,学术研讨会在开幕式后同步举行。

受主办方青岛大愚美术馆王作亮馆长的邀请,我院青年教师陈云昊在青岛美术馆发表了学术报告《现代美术史中的黄孝纾》。在20世纪美术史中,晚清知识分子如康有为等人提出了“写实”的审美诉求,冲击了传统的笔墨秩序。而传统中本有的“气韵生动”的美学追求,不得不面临挑战。传统的“气韵生动”审美,与晚清革新势力的“写实”观点,构成了对近代绘画衰落的两种应对方式。从这个现代视野看,黄孝纾走的是内在超越的隶家画的道路,并不追求外在写实,也不追求专业画家流于技巧的方向,因此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他通过自己的内在人文心灵的气象万千,来超越外部的形质和僵化的成法。这是与追求外部写实不同的一个美学追求。

黄孝纾(1900-1964),字公渚,又字頵士,号匑厂(庵)、霜腴、辅唐山民、沤社词客等,福建长乐人,祖籍辽宁铁岭,汉军正黄旗。其父黄曾源为光绪十六年进士,翰林散馆后历任诸馆纂修、监察御史、徽州知府、青州知府、济南知府等。黄孝纾早年随父寓青岛,服习庭训,又从经学家薛肇基治经学,于考据、训诂、诗词、书画皆有所长。1924 年入刘承幹嘉业堂工作十年,博览群书,遍读宋元珍本,以文章名,被钱基博列评为与刘师培、孙德谦、李审言并称的骈文四家。此间广泛参与书画雅集,画名日隆。1935 年返青岛,1936 年执教于国立山东大学。1937 年移居北平。1946 年山东大学复校后,回青岛任教。著有《匑厂文稿》《劳山集》《碧虑商歌》《周礼选》《晋书选》《周秦金石文选评注》《玉台新咏选》《钱谦益文选》《嘉业堂藏书纪略》《延嬉室书画经眼录》等著作 20 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