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总有一群人,在凌晨默默起床,在黑夜深深守护;总有一些事,温暖你我的心,给我们接续奋斗的力量和勇气。每个人都是一道光,哪怕微微的,聚在一起就能点亮整个星空。每个人都了不起,只有你我共同努力,才能迎来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为进一步讲好师大故事,凝聚学校正能量,校园网特推出“师大微光”栏目,记录凡人微光,传递温暖力量,点赞平凡中的不平凡。为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每年2月份起至6月份,我校学生会进行为期三个多月的实习实训工作。实习期间,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将到一线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前路漫漫亦灿灿,师大学子将奔赴心中热爱,带着期许去经历考验,收获成长。因材施教贵得法 亦师亦友显真情“第一次站上讲台我特别紧张,几十双眼睛注视着我。”2021级教育学部的赵向前至今仍记得手心不停冒汗的感觉,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充满挑战。“过于宽松不利于学生的管理,过于严格会让学生不想亲近。”赵向前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慢慢调整,寻找一个亦师亦友的平衡点。赵向前教一年级时,发现一名学生特别活跃,上课有时喜欢跑来跑去,让他很是苦恼。针对这个学生的特点,赵向前邀请他在一些实验活动上协助老师管理班级
    2024-06-29
  • 【编者按】在繁忙而充实的教学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耕耘、潜心育人,他们以教为韵、以情铸华,用智慧和热情,点亮了无数学子的心灵之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与魅力。为深入宣传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展示我校一线教学工作中的优秀教师风采,党委宣传部和党委教师工作部共同开设“教韵风华”专栏。敬请广大师生关注,共同见证这份教育的美好与力量。推开师大物理南楼研讨室的大门,和马淑红面对面交谈,感触最深的就是她的眼中充满着热爱教育事业的光。从教25年来,马淑红见证了太多优秀教师的诞生,也教授出了一批又一批和她同样走上教育战线的优秀学子,“脚踏实地、一步步逼近自己的标准和目标”是马淑红始终不变的初心。以身作则乐教爱生当被问及为何走上“教书育人”这条道路时,除兴趣使然外,马淑红认为更重要的是优秀前辈的影响。刚工作时,她被分配担任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赵国顺的助教。担任助教两年来,她坚持去听授课教师的课程,不落下每一节。当看到赵国顺老师全程不使用讲义,在黑板上信手拈来板书时,马淑红满脸崇拜,“每当有学生来问问题,我还在思考的时候,赵老师只要看一眼,就开始娓娓道来。”赵国顺教
    2024-06-23
  • 走进《动物学》实验室,学生们正手拿镊子与剪刀,专心致志地对动物组织进行取材,“我们现在进行的是‘动物组织切片制作与观察’实验,这一步是‘取材’,接下来还有‘固定’‘脱水’‘透明’等多个环节。”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孙欣欣正谨慎地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通过动手操作,我深刻地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这个实验不仅让我很好地理解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这一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对动物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我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动物学》课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团队由一线任课教师和现代信息技术专家组成,主讲人为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广文教授。课程以动物进化为主线,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交流互动中让学生逐步掌握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态、进化等系统知识,全面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质疑思辨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的创新型人才。厚植家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
    2024-06-11
  • 时间似乎可以淡忘一切,但是,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总会留存着某些记忆碎片,当它们不经意被触碰时,碎片就会拼成一幅幅画面,展现在人们眼前,我们总习惯地称之为情结。对代代师大人而言,于1954年建成,曾伫立在学校四十余载的大礼堂就是他们独有的情结。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礼堂位于现在学校平原楼的正北面,坐北朝南,整体是一座长方形斜顶建筑,远远望去像是一间超大的民房,但给人一种庄重而秀丽,古朴而儒雅的感觉。礼堂的东西两边分别有东楼和西楼,都是教职工住的地方,北边还有一个小礼堂。礼堂前是一条贯穿学校东西的大道,大道路过礼堂是一个圆形的小广场模样,小广场往北望去,就是大礼堂的正门,简朴而端正,门口有两棵柏树,这两棵柏树一直保留至今。大礼堂除了正门,也有东西两边的侧门,这样的设计与它所开展活动的人流量密切相关,每每活动散场,场面很是浩大。从正门进入礼堂,再通过东西边门就能将会场一览无余,大概2000个座位,四十多排,纵向分为东、中、西三路,再依次从前往后横向划分三个区域,由数个通道隔开。舞台是大礼堂的主体,在最北边,深度有一二十米,舞台离地面的高度大概一米五六,面积约400平方米,舞台前方的下面是一个乐池,
    2024-05-27
  • 一盏长明灯,点亮求知路变化的时代里,总需要一些不变的风景,它提醒每一位奋勇前行者,时刻不忘初心。对于走过百年风雨育人路的师大而言,五五四教室楼静静伫立于时代的变迁中,一砖一瓦,一凿一砌,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承载着青春的梦想,传承着求知的精神,凝聚着师大的力量。1952年建设的五五四教室,因门牌号为554而得名,是我校较早建设的教学场所之一,原址位于现平原楼和田家炳教学楼之间,中心花园南侧,居校园核心位置。教室采用单层平顶单体设计,灰砖瓦,四坡尖顶,四角设门,整体古朴雅正、简约庄重,能容纳两百余人。五五四周围古木参天高耸、绿树环绕,因而室内光线相对较弱,所以电灯24小时长明,这便是我们现在一直听到的长明灯阶梯教室。五五四教室不仅能看得见绿树如茵的风景,更看得见代代学子砥志研思的奋斗传奇。长明灯阶梯教室,是历届学子脚踏实地、日夜苦读之所。每当你走到这里,都会有一种神圣的感觉,那种凝重的气氛让你不敢亵渎,进入教室便似乎有一种力量促使你学习、奋斗、拼搏、进取,久而久之便凝成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勤学、博学、至学”的五五四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代代学子惜时如金、奋发图强、不怕吃苦、相互督促,在追
    2024-05-26
  • 【编者按】总有一群人,在凌晨默默起床,在黑夜深深守护;总有一些事,温暖你我的心,给我们接续奋斗的力量和勇气。每个人都是一道光,哪怕微微的,聚在一起就能点亮整个星空。每个人都了不起,只有你我共同努力,才能迎来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为进一步讲好师大故事,凝聚学校正能量,校园网特推出“师大微光”栏目,记录凡人微光,传递温暖力量,点赞平凡中的不平凡。返乡组建志愿团队冲在家乡疫情防控第一线、深入乡村和城市企业进行实地调研、跟随同行人远赴新疆进行支教……对于四名优秀大学生党员标兵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面旗帜,引领他们在个人成长道路上不断锤炼道德品格、铸强党性观念。做红色党性信仰的“坚定追随者”从小受到身为党员的外公的影响,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李蒙召对党的认识早已有了雏形,“我的外公经常与我分享他在部队的经历,吃苦耐劳可谓是对他个人品格的精准描绘。外公的生活简朴而有序,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关爱家人无微不至。”外公的言传身教让李蒙召深刻体会到了共产党员的精神内核,红色信仰逐渐变成了他向前奋进的灯塔。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家乡疫情防控工作告急,李蒙召毅然返乡组建一支20人的志愿团队,协助
    2024-04-03
  • 【编者按】“姐姐,可我还是折不出一朵好看的花。”雷锋活动志愿者、2023级历史文化学院的李柯尧闻声蹲下,接过小女孩手中的纸花温柔地说道:“没关系,姐姐带着你再做一遍。”对折、调整、上胶,李柯尧时时留意小女孩的制作进度,遇到较为复杂的环节时便适时放缓速度。一系列的步骤完成之后,一朵漂亮的郁金香终于绽放在小女孩的手中,“我要把它送给我的妈妈。”小女孩高兴地说道。为了加深师大学子对雷锋精神的认识,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决定于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前后,联合各学院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包括宣讲比赛、清扫垃圾、公益支教等内容,让师大学子于实践中体会新时代雷锋精神。”活动负责人、2022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王佳宝介绍道。陪伴传“锋”迹温暖绕心间从最开始授课时的局促紧张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李柯尧的进步离不开对志愿活动的热情。“再次跟随志愿服务部来到东牧村进行志愿教学时,我和小朋友们之间的关系明显亲近不少。”李柯尧笑着说道。小朋友们在课堂上积极活跃的表现也令她倍感欣慰。教学课程结束后,李柯尧便带着小朋友们去操场打乒乓球。她的手包
    2024-03-31
  • 【编者按】总有一群人,在凌晨默默起床,在黑夜深深守护;总有一些事,温暖你我的心,给我们接续奋斗的力量和勇气。每个人都是一道光,哪怕微微的,聚在一起就能点亮整个星空。每个人都了不起,只有你我共同努力,才能迎来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为进一步讲好师大故事,凝聚学校正能量,校园网特推出“师大微光”栏目,记录凡人微光,传递温暖力量,点赞平凡中的不平凡。阳光照耀着三月的师大校园,一批批师大学子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之中,用温暖和爱“手动”为校园升温。无论是在祖国边陲点燃希望之火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还是深入校园各个角落的学生志愿者,抑或是将美育知识于云端传授给更多人的美育讲师……志愿者们如点点萤火,温暖着、照亮着无数人的心田。一团火的奉献:志愿支教传“锋”火“亲爱的刘老师,祝您元旦快乐!”2024年元旦前,正在新疆红星高级中学支教的2019级文学院毕业生刘艺卓收到了来自学生们的元旦邀请函。精美的卡片上字迹工整,还画着刘艺卓的画像。收到邀请函的刘艺卓眼角微微湿润,回想起自己初来乍到时不知道如何与学生相处的迷茫和对教学任务的紧张,心中泛起一阵涟漪。“以前受到支教团学姐学长很多帮助,他们身上
    2024-03-18
跳转
Baidu
map